Richard Faynman费曼在BBC的采访中说,
有一次,有位朋友对我说:“你看这花朵多么美丽。你们这些科学家却要把花朵拆开来研究,就完全成了一堆浆糊。”我说:“不是这样的。我能够看到花朵的美比你看到的多得多。我能够想象花朵的细胞内部非常复杂的运动,那也是非常美丽的。花朵有美丽的颜色和气味用来吸引昆虫来授粉,这说明昆虫能够看到颜色,闻到气味。那么,低等的生物应该也是能够审美的,但这又是为什么呢……所有这些科学知识都为花朵之美增加了兴奋、迷人,只是增加。我不明白科学怎么会减少花朵之美。“
东方人习以为常的则是那位朋友的说法,由此感到东方文化的‘深奥、典雅”。我想,费曼给出了回答。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英语:Richard Phillips Feynman,/ˈfaɪnmə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以对量子力学的路径积分表述、量子电动力学、过冷液氦的超流性以及粒子物理学中部分子模型的研究闻名于世。因对量子电动力学的贡献,费曼于1965年与朱利安·施温格及朝永振一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费曼发展了得到广泛应用的亚原子粒子行为的图像化数学表述——费曼图。费曼在世时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学家之一。1999年,在英国学术期刊《物理世界》举办的130位世界顶尖物理学家参与的票选活动中,费曼跻身十大有史以来最伟大物理学家之列[1]。
费曼在二战期间曾参与协助原子弹的开发,而后在1980年代因参与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而为公众熟知。在理论物理学研究之外,他还是量子计算领域的先驱,并提出了纳米技术的概念。他曾担任加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托尔曼理论物理学教授。
费曼热心参与物理学普及事业,为此写过大量书籍并举办讲座。这其中包括于1959年做的有关自上而下的纳米技术的讲座《底部有的是地方》以及三卷本本科物理学讲义《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还因他的半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和《你管别人怎么想》,拉尔夫·赖顿的《去图瓦还是被捕》以及詹姆斯·格雷克的传记《天才:理查德·费曼的一生与科学事业》(Genius: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Richard Feynman)而在公众中颇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