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礼之“忠于其事”
https://zhuanlan.zhihu.com/p/76840429?utm_id=0
小果子666
低调学习,慢慢成长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原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朱熹版
定公,鲁君,名宋。二者皆理之当然,各欲自尽而已。
吕氏曰: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
尹氏:君臣以义合也。故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钱穆版
定公:鲁君,名宋。定,其谥。哀公之父。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君于臣称使,臣对君称事。定公此问,显抱君臣不平等观念。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虽有上下之分,然双方各有节限,同须遵守, 君能以礼待臣,臣亦自能尽忠遇君。或曰,此言双方贵于各尽其己。君不患臣之不忠,患我礼之不至。臣不患君之无礼,患我忠之不尽。此义亦儒家所常言,然孔子对君之问,则主要在所以为君者,故采第一说。
定公问:“君使唤臣,臣奉事君,该如何呢?”孔子对道:“君能以礼使臣,臣自会尽忠奉君了。”
杨伯峻版
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子,臣子服事君主,各应该怎么样?”孔子答道:“君主应该依礼来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地服事君主。”
李泽厚版
定公问道:国君使用臣下,臣下事奉国君,应该怎么样?
孔子说:国君使用臣下,要合礼,臣下事奉国君,要忠诚。
辨析篇
这一段被后世很多的误读,汉儒董仲舒,强调君为臣纲,韩愈的天王圣明,臣罪当诛。后世帝王对臣下、子民的欺侮凌辱,无所不至。臣下、子民必须无条件地绝对服从和接受。
使:一般被理解为使用,个人认为“派遣,差派,指令”会比较合适些。比如说使用、役使也好,都有控制的成分在里面。
事:一般被理解事奉或者服事,其实不然,臣和君的关系应该是以事的处理为链接的,所谓忠君之事,而不是忠于君也。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前提:君给臣差派事情的原则,是要合于礼。
处理:对于合礼的指令,臣要忠于其事。
有一个问题,那么不合礼的指令呢,那肯定不能忠于其事了。
这里的关键点有两个:1、事要合礼,2、要忠于合礼之事
这两个点,在现在的职场上是一样适用的。
加油,2019,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