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心第一层
- Jeril
- 2023年2月21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2023年2月23日
抓到了对方内心深处最邪恶的那个动机,就叫做诛心。就像是棋盘上的死局,对方已无路可走。这真是个强大的词汇,有着某种亦正亦邪的魔力。
英语中没有这个词,硬要翻译的话是,psychological torture,心灵折磨,或者更简单直接,It's killing,就是杀人,如果加上by heart意思就变成了用心地杀人,不是诛心的原意了。
易中天先生说:“诛心,是地地道道的恶俗。这种做法,心理阴暗,手段恶劣,而且戕害了我们民族两三千年。如不连根拔起,彻底批倒,子孙万代,将会受害无穷。”
这些话充满了痛苦和厌恶,我能听明白其中的意思。可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不是说拔起就拔起的。
诛这个字,本意就带着光明的意思,以上责下,以有道责无道。心,则是思想、动机。问动机并非就是邪恶。说到底,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不能脱离动机的。即便是疯子和傻子也有他的动机,只不过这些动机不能为常人所理解而已。
但既然谈到“连根拔起”,势必要去探求根源。一旦去探求根源,就会发现诛心这个词中有正大光明的意思,又涉及动机论,于是就无法连根拔起。
易中天说的诛心,其实是在特指一种迫害手段。他提到了一些人所熟知的概念,比如上纲上线、有罪推定、莫须有等等。他的意思是反迫害,而并不是在探讨诛心和动机论。
作为迫害的诛心,是洋葱的第一层皮。一层一层向下探究,会深入中国文化的内核,会触及中国人的固有思维。这种深度探讨的难度很高,有什么作用也很难说,要看有没有简单清楚的结论。
我试着来剥一剥第一层,我认为能看清的有两点:一是现状,一是历史。
现状是:人们的普遍心态是,不喜欢被诛心,但经常忍不住诛别人的心。
比如,每一次网络事件,都会有人诛心,一旦开始诛心,事情就开始变味。例子不胜枚举,名人还是俗人,盖莫能免。
最常见的诛心方式是追问利益关联,一旦有好处,道理讲到天上也是没有任何用处。有好处就是有立场,有立场那就是在说歪理,歪理自然不需要辩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许多人就是这样看事情的,他们深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2018年有一个高端经济论坛,副总理刘鹤是出席会议的最高领导。他在听完了两个发言以后,一言不发就离开了,这是一个罕见的非常行动,照道理说,最高领导既然来了,一定是要讲几句的。刘鹤发现这个论坛正在向国进民退政策提出激烈的批评,显然不符合中国的政治形态。他若是坐着一直听,无论作什么总结发言,都难逃诛心之论。
最近,外交部发言人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这样说:美国军火商人在乌克兰赚了很多钱,良心何在?但其实,即便美国军火商赔钱,也还是难逃责难,因为白送军火是战争贩子行为。这同样是诛心手段。
这些例子基本上可以充分说明,在中国,诛心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你即便不去诛别人的心,也要防着别人来诛你的心。不懂这个道理,恐怕不能说是了解中国文化。
在说历史,诛心有相当深远的历史。
书上有两个故事:许止弑君和赵盾纵贼。许止是御医,许悼公吃了许止的药就死了。孔子说这就是弑君,但无罪,因为许止没有弑君之心。晋国的赵穿杀了国君晋灵公,执掌大权的赵盾没有处罚赵穿,晋国的史官董狐记录"赵盾弑其君"。因为赵盾没有处罚赵穿,说明他本来也有弑君的想法。
这两个故事是最早的诛心判例。应该说,这两个案例中,诛心还是大致合理的推断。在现代法律中,医疗事故不是犯罪,包庇罪犯确实可能涉嫌共谋犯罪。现代与古代的区别是需要根据事实进行调查,排除疑点,不能想当然推断。
但是此后的历朝历代,这两个判例并没有演变成为更完善的法律,一直就是凭推断就可以定罪,也就一直被滥用为政治迫害的工具。
到了汉朝,诛心的升级版是腹诽。名臣窦婴、颜异因为说汉武帝的坏话被杀了,诛字落到了实处。但其实他们并没有真的说,只是在别人说的时候听了,没有发表意见。在张汤看来,你听见别人说皇帝坏话,既不表态也不离开,足以证明心中确有腹诽,这正是正宗的诛心手段。
武则天任用的酷吏来俊臣,他的看法是“忠不自辩,奸不自招。”于是,身心并诛,请君入瓮,你只剩下了直接招供还是受刑招供的选择。可以说,至此,诛心已经不需要了,直接罗织罪名,刑讯逼供。来俊臣被请君入瓮的时候,乖乖地“认罪伏法”,正是认识到他自己做的死局是无解的。
明清两代的文字狱则是将诛心发挥到了极致,”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两句意境颇佳的诗句,居然已经构成了大不敬,直接定了满门抄斩。当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个辞,其实就是诛心。每个中国人自然都会从全局去看问题,理解到朝廷是要管制言论,所以下了重手,这也是诛心。
我看到过的唯一亮点是《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在这里提出了论心还是沦迹的不同考虑,分别对应于动机论和结果导向,明显是劝人不要轻易诛心的意思。
但是这句话本身意思还是显得含糊,正反话都说了。何时论心,何时沦迹,恐怕还是见仁见智。
从现状和历史,大致上能看清楚,诛心是怎么一回事。
我在开头第一句段已经摆出了我对诛心的理解:诛心,就是抓住所有可能的动机中最邪恶的那种可能,然后以此作为审判的结论。这不能叫做一种思想方法,只能说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在诛。这是一种十分强大的手段,同时也显得很幼稚。
但上述理解只是表层的思考,还回答不了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至于连根拔起更是没有可能。
再去剥第二层就会涉及到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了,我在那一部分的思考也还在同步深入。
还应该去看看西方文化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在西方也有很多诛心的现象,川普的演讲中就经常用诛心的手段,有人非常喜欢,有人非常厌恶。
还是要有耐心,慢慢一层一层剥。
这次就说到这里吧,谢谢聆听。
TUBM
2023年2月23日,上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