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is site has a limited size of 500M, that means over 1 million books in pure text, or just 15 mobile phone images. That's the reasaon I encourage zero image unless REALLY necessary.

For image-favouved users, find Sola-soli Youtube Channel, which is yet implemented. Will be soon.

本站无图,除非绝对必要。

为什么爱智慧

  • 作家相片: Jeril
    Jeril
  • 2022年7月20日
  • 讀畢需時 9 分鐘

已更新:2022年7月24日

前两天遇到一位游戏行业的从业者,讲起来某杭州科技公司筹备的游戏,推崇备至。我于是学到了什么叫做3A大作,然后通过搜索知道,这家公司叫做’游戏科学‘,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南山区。游戏科学试图打造的是一部宏大的巨制(高质量、高体量、高成本,达到美国AAA标准),名叫《黑神话:悟空》。两年前公司推出12分钟的demo,立刻引爆,无数玩家和游戏者给与了最顶级的关注。


作为一名’老青年‘,我自然是无感,原因有两个:1)我觉得西游记这个IP没什么深度,个人不是很欣赏;2)这些年看的PPT多了,我深知中国人的能力,比照给定的标准做一个demo是足够的,但要想完全做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论文化产业还是工业,都是一样。好莱坞全世界只有一个,低配版就是宝莱坞或者横店影城,完全不是一回事。

马斯克是另外一个例子,SpaceX和特斯拉的成功,让人觉得私人航天和电动车是’很容易‘做得到的。然而实际上并不是,如果马斯克不公开源代码,恐怕现在国内还没有电动车行业。这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这个样子。要想创造顶级的产品,需要的能力并不都能体现在demo里。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完整地交付。所以现在才是个赢家通吃的世界。


智慧就是有这个特点,当我们明白了1+1=2,立刻就明白了可以计算出任何其他数字,正如毕达哥拉斯(前570~495),当他发现’居然‘三角形的边长是可以计算的,就提出了’数学可以解释世界‘,哲学了。当然,经过了2500多年,数学已经高深到没几个人能懂了,绝大部分高阶方程仍然是无法解算的。但毕达哥拉斯,也就不知道’要用数学解释一切真理‘需要的远远不止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平方数与公正也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从经济的角度看,智慧简直是一本万利,不,无本万利。作为数学哲学的创始人,毕达哥拉斯仍然是对的,他的哲学是很多更伟大的后人的引领,科学探索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数学的进展。这就是智慧的价值。一通百通,一旦搞明白了道理,那下一次就可以很快做出正确的判断,还可以由此搞明白更多的道理。明白了更多的道理,创造财富只不过是芝麻小事,鸡生蛋,蛋生鸡,乃至无穷……


不过,至少还需要时间,还需要很多努力。12分钟的demo只是一部3A大作的5%甚至更少,游戏科学公司还需要完成很多,还需要明白很多,还有很多的极其重要的问题等待回答,而demo给不了答案,也证明不了游戏科学公司已经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光刻机。光刻机的原理并不神秘,但居然美国人和日本人都做不出来,只有荷兰的ASML公司才能做,这中间到底差距在哪里?我比较相信这个解释:虽然原理简单,但由于需要太多重复精确的工作,以至于研发和工作需要神经坚强到变态的人才可能完成,而只有荷兰才有足够多这样的人。这个解释对我来说很好理解,因为我理解跑步和马拉松不是一回事,我能跑200米,2公里,但就算逼急了也跑不了20公里,更不要说40.193公里。

从我知道的去理解我不知道的,游戏科学也是一样,本质上没有区别。人类运用智慧的方式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从未改变。我知道有些问题能够解决,有些问题能够找到某种方法解决,有些问题要靠足够的资源才能解决……我可以将所有的问题堆成金字塔,最复杂的成果在最上面,最下面则是最基本的知识。如果最终成果实现了,那就叫智慧,如果失败了,那多半金字塔里面有很多愚蠢的成分。——都叫智慧,高度不同。简单的智慧如生活常识,高深的智慧就称为哲学。


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微不足道领悟出发的。What you imagined, can be achieved. 如果没有智慧就不会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人类与禽兽何异?——不不不,想象力不要跑的太快了,智慧经常跟不上。问题不在想象力,是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智慧能力认识真相。


柏拉图拍案而起:你们看到都是投影在岩洞上的影子!根本就不是什么真相!纷纷表示赞同的还有普罗提诺、庄子、释迦牟尼、贝克莱等等一大批人。人的心智本是极为有限的,以极为有限的认知去了解无穷无尽的现实,岂不是很像猴子捞月、临渊羡鱼?


智慧带来认知,但不足够的智慧也能带来认知——错觉。只要在心里堆成了金字塔,那人就会认为金字塔一定能够实现。只有在真正去造金字塔的时候,我们所缺少的那些智慧才会显现出来。愚公最终会知道没有盾构机是不行的。但是毕达哥拉斯不懂他不懂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智慧带来的答案即便是错的,我们也难以识别,因为超出了我们的智慧能力。


但人不管这些,就是这样乐观地急于求成。轴心时代的哲学家流传千古的智慧,都是古圣先贤根据极少的知识就做出的断言(在他们之中,毕达哥拉斯离科学最近)。一叶知秋,根据极少的信息就能做出了判断,鸡国人向来最欣赏的智慧就是这样的。文王演周易六十四卦,老子留下五千言,甚至推背图,都是这样包罗万象,却又至简至正的‘道’。从经济学来看,成本无限小,而收益无限大,当然是最高级的智慧。


科学的方法则完全不同,是先假设再论证,然后实验加以验证。卡尔波普尔进一步提出了“假设必须可以证伪falfiability”,也就是说,提出的假设必须是有可能证伪的,符合这个条件才算科学。比如,天堂地狱、六道轮回,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至少到目前为止),就不能叫科学。


科学是正的哲学,不可描述的存在不能作为研究对象。黑洞和暗物质的存在会通过引力效应体现出来。科学界喜欢引用‘奥卡姆剃刀’——如非必要,勿增实体。但却是经常乱用,奥卡姆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原意是反对滥用人的智慧去解释神的意志。而哲学是可以有负的,不需要’可证伪‘,同时制造大量的‘实体’。道可道,非常道。’道‘似乎就是存在的,不是科学但很有智慧。


‘道’与科学之间的标志,是笛卡尔(1596-1650)。我思故我在,在这句话之前,人们大致上否定人的智慧是否能够认识真相,在这句话之后,人们确定能够起码认识一部分真相,然后从这一部分真相出发去认识其他的真相。笛卡尔代表着理性主义的兴起,理性才是从无知到认知的最强武器,没有之一。


不过很可惜,理性并没有成为唯一智慧,因为理性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理性就不够用了。前人不靠理性得到的智慧,也没有因为笛卡尔就取消没用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后人看到哲学是幸存下来的哲学,看来说得比较对的那些幸存了下来(幸存者偏差),说的不够清楚不够好就被人忘记了,比如中国的邹衍、杨朱、公孙龙等,很可能还有更多的人连名字也没留下来。失败的哲学就算被记下来,也没有人去读。删掉失败就只剩下成功了,智慧的价值因此显得比实际上要大得多。


我觉得在科学时代来临以前,可能智慧的成功只是比智慧造成的失败稍微多那么一点点,因为时代发展得非常缓慢,如果古人的智慧真是那么高,就不用等文明八千年才出现科学和工业革命。按照经济史学家的观点,在工业革命以前的两千年,人均GDP几乎没有什么进步。现在虽然是科学时代,但只要离开了科学,人类还是一直在用智慧犯下各种愚蠢的错误。


我们现在可能又再次高估了智慧的价值一方面是科学造成的既定印象,另一方面现在智慧信息唾手可得,几乎没有成本。任何人想要构建任何金字塔都显得“太容易”,就像我现在写这些文章一样。我一面思索一面搜索,等写好了,就能令你赞叹。但只有埃及人的金字塔经历了五千年,绝大部分现代混凝土建筑都会在200年以内彻底瓦解。


当我们以为拥有了智慧而奋勇冒进的时候,庄子和释迦牟尼都会默默地叹气。“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人生如处荆棘林,不动则不伤”,这些也是极高智慧,然而,何以阻止不了人们犯下愚蠢的错误呢?人在乐观的时候说’只要有梦想,凡事可成真‘,在悲观的时候则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左右皆是智慧,而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智慧,那是更高的智慧。


这样一来,我们起码就有了三套智慧:正的、负的、以及更高级的运用智慧。

一个人能有多少智慧,明显取决于他有多大脑袋和脑袋里装了些啥东西。


人脑开发论主张人脑的容量很大,现在只开发了很小一小部分,人只能够运用其中很小一部分。我觉得是对的,但并不代表人脑的其他部分就是空白的,可以用来随意存储任意信息的——能那样做的是电脑硬盘。


人脑本身承担的任务极其繁重,要储存和处理的信息极多,远超我们的认知。比如说图像,我还是’小青年人‘的时候,可以过目不忘,去过一个地方,一路上的情景我都能记得大致不差,不需要强行用心去记,想不记住也不容易,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记住了。有些生活场景并不见得很重要,我到现在还能一直能够记得。谁知道这些信息到底有多少。


我想‘人的大脑基本上是满的’可以有两个论证:1)越高级的动物脑容量越大,说明必须要够大才行,猿猴的大脑不够大,是傻的,因此人类的大脑袋一定是有了确定的用处;2)遗忘机制,不重要的事情就会被遗忘掉,说明要腾出地方装东西。空出来的地方不装东西也有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是最正宗、最高级的东方智慧。


有人反驳说,’超忆症‘说明人脑有足够的记忆空间。这也有道理,可是全世界超忆症只有数十个,可能是某种极特殊的变异;并且,超忆症本人非常痛苦,很可能就是过多的记忆占用了太多的大脑空间,使得其他身体和情绪的问题没有办法得到调整。


一个脑袋里面应该装多少知识,装多少智慧,还要留多少思考的空间呢?现在电脑知识普及了,这个问题变得容易理解。不过却很难回答,’都要有一些吧‘,取决于要做什么事吧。到底是多少呢?不知道,不过我们就知道,现代社会的许多现象与此是相关的:


1)两个大小不同的脑袋,互相难以理解;

2)两个脑袋装上不同的智慧,难以对话。

3)两个脑袋留下不同的空白,思维方式不同。

当然,我不反对开发智力,我想将没用的东西全忘掉,然后统统装上高级的智慧,那人类岂不是真的能像尼采描述的’超人'。显然,没能把大脑都装上超级的智慧是有原因的。随便找一趟地铁,看看人们有空的时候在干嘛?十有八九是在看手机,看手机的十有八九是在玩游戏,或者刷视频,剩下的是在聊天看网文,为什么不读哲学?经济性那么高的智慧,无本万利的智慧,竟然不如垃圾视频?我不知道确切的解释是什么,但我能理解人为什么宁愿去做无聊的事:因为无聊的事带来快乐和放松。智慧太沉重,太严肃了,辛苦工作了一天,我只想得到一些快乐和安慰。


这很符合现在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分析:实际上,大脑只想不停地思考,越是思考就消耗越多的营养,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嗨皮。当我们看到不同寻常的事物,凝神思索,发现了背后的道理,这当然很嗨皮——道理是不是与真相相符,这并不重要。


智慧早就变成了游戏,不仅希腊人、全世界文明都爱智慧的游戏。我出一个谜题,你来解答,这种活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却令人乐此不疲。在电子游戏发明出来以前,全世界人民都有各种各样的智力游戏,目的全都一样:让大脑嗨一下。


鸡国的八股文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智力游戏,并且真的需要很高的智慧。参与者必须熟读经典,并且能够以极高的技巧运用

文字,才有可能写的出像样的八股文。有人说现在又不用写八股文了——错,八股虽死,精神未灭,当今鸡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人际关系,要用八股思路分析,才能看得清楚明白。那些只相信理性精神的人不愿意用心琢磨体会,是要吃大亏的,比如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有时候哲学也是智力游戏。蒙田写《随笔》根本就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提纲,他只是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终其一生去写作,修订,出版。最终《随笔》成了一部伟大的哲学书,essay这样片段、跳脱的思考,很符合法兰西民族的精神,正如八股文之于鸡国人。


如果可能,我希望尽早能够接上马斯克开发的大脑人机接口,然后将我所喜欢的知识和智慧统统放进去,这样,我就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智慧,仅仅是这个过程,我的大脑就能够变得更聪明,更忙碌,也更嗨皮。


右边的图是一种另类的智慧游戏,令人啼笑皆非。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有人说‘爱智慧’仅仅是爱运用智慧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快乐,他们真的不是要通过智慧达成一些什么目的。确实,智慧有很大机会在现实中被证明是愚蠢,那太糟糕了。


爱智慧最实用的方式还是追求智慧带来的后果,成功、财富、名誉,特别是当人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拼尽全力也难以找到出路的时候。如果这种挫折感是一个时代人们的普遍特征,那哲学和宗教就是人们最需要的东西。


还有一种爱智慧就是爱智慧的本身,爱创造智慧,愿意为此付出一生,甚至是宁愿失去所有现实中的快乐。维科、斯宾诺莎、卢梭、马克思,他们其实是哲学的科学家——达到真爱级别了,太高级。


TUBM


7月20日,上海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否定知识和质疑信仰

一切知识皆始于好奇,然后在质疑中得到提炼,直到超出认知的边界,而信仰还在边界之外。 我如何相信1+1=2,与我如何相信E=mc^2,是两种类型的问题。前者我可以亲自体验、验证,后者则只能选择信还是不信。 我怎么相信无法理解的事情是真的?我怎么知道谁说的是对?好奇让人得到第一...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李敖在1979年在一篇文章里说,日本人所说的“和魂洋才”,只不过是日本版的“中体西用”,“选了船坚炮利,丢了良法美意;选了帝国主义,丢了民主基础”,把西方当作“百货公司”,只要好的,不要坏的。“这样的日本!这样笨,还要做强盗!”——李敖的批评很精彩,很有道理,所以这篇文章被...

 
 
 
给皇帝改个爹,如何?

所谓大礼议,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奇事、怪事,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皇帝和百官议事,双方意见不一,于是皇帝命令取消四品以上官员的俸禄,四品以下则拉出去杖责,被拖出去的官员有200多位,当场打死了16位。...

 
 
 

Comments


bottom of page